寻甸乡情,与你共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团中央《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美高梅娱乐城(中国)官方网站 于2018年7月18日奔赴祖国急需要帮扶的全国重点扶贫县城——寻甸,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在感受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带队老师与同学们前期的充分准备下,带着“乡村稼穑情,振兴中国梦”的主题,于当日到达距离昆明市 90公里外的寻甸。寻甸是滇东北要冲,汇聚着昆明及曲靖两大城市的文明成果。汉武置郡,明帝设府,清朝称州,民国改县,红军长征先后两次经过,古老的小镇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能品出时间所赋予它的独特风情。
在国家日益昌盛的今天,带着一颗渴望帮助贫苦乡村脱离贫困的赤子之心,我们深入这座县城,探索改革开放前后几十年寻甸发生了什么变化,学习红色文化,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了解县级企业给当地创造的发展机遇。同时,调研(走访+问卷调查)期间,带队老师将协助同学们一起为当地的脱贫攻坚战献出微薄之力,为当地的企业开发微信公众号及网站,发挥所学专业的特色及优势,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给予企业不同以往传统的宣传方式,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全力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
在前期准备中,我们有幸联系到了当地企业领头人物李慧李老师,协同我们完成此次调研活动。我们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抱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抵达了距离寻甸县城18公里的七星镇必寨村。依山傍水的必寨村拥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及丰富资源,而这也是脱贫的关键所在。我们跟随公司负责人李老师来到了总必砖厂,深入探索企业诞生前后的故事,又是如何在国家政策扶持下走出困境,企业负责人怀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精神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走出脱贫的第一步。总必砖厂共拥有42名员工,而一天的总产量可以达到九十吨,也就是2500多块的砖头。在李闰生(小李总)的带领下,同学们积极参观了整个砖厂的流水线,共同参与了制作一块砖的流程。机器的轰鸣声下,未烤制的砖块一块接一块的搬运到工人的小车上。在工人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中,我们看到了时间,是一次又一次,是清晨到日暮,是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同学们积极投入到码砖的队伍中去,提起精气神,身体的不便,环境的艰苦,从来都不是阻挡我们前进的理由。因为向上爬需要的应该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不是仰仗有利的先天条件。从柔软的沙土到坚硬的砖块,这其中的奥秘也正是做人的奥秘。在闷热的大棚和砖窑中,同学们忙得汗流浃背,也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相信流下的汗水都是我们成长的代价。
参观过整个砖厂后,我们见到了砖厂的创始人李爷爷(李盘庚),从他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了砖厂的发展历史和他数十载白手起家的创业路,同学们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李爷爷是当地自主创业脱贫的代表,因此我们也对李爷爷进行了短暂的人物专访,希望能从他的话语和经历中得到启发,开前人之路,拓后继之途,同甘共苦十年创业路,继往开来百代风雨桥。从李爷爷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无数受国家政策扶持的创业领军人物的缩影,他们始终不忘祖国所给予的扶持,并将此份感恩之情传予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随后,我们去到了当地的农田进行了参观,同学们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故一同帮助村民给农田松土,浇水,对成熟的果蔬进行了采摘。过后,同学们和李爷爷进行了交谈,根据我们的专业所学及认知,为当地提出了物联网+现代农业的建议,通过物联网工程中的传感器设备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节省人力物力成本,通过互联网对接精准扶贫,带动乡村振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日后必寨村必定焕然一新。结束之际,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走访了村中的贫困家庭,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入沟通的方式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何在,再通过后续的数据分析找到带动当地发展脱贫的有效方式,实现精准扶贫,智慧扶贫。
五天很短,食在村里,住在村里,行在村里,此次三下乡令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自身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必将倾青年之力,创美好未来,希望再次来到寻甸之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个寻找许久的梦中的伊甸园。